氯化苦土壤杀虫剂
氯化苦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,它的的分子式是 CCl3NO2 ,分子量是164.39 ;硝基三氯甲烷,不溶于水,溶于乙醇、苯等多数有机溶剂。是一种有警戒性的薰蒸剂,可以杀虫、杀菌、杀鼠,也可用于粮食害虫薰蒸,还可用于木材防腐、房层、船舶消毒,土壤、植物种子消毒等。[1]
氯化苦土壤消毒操作使用参考
1、前期准备
1.1 浇水
在土壤消毒前3~6天将待消毒的土壤浇透。粘性土壤提前4~6天浇水,沙性土壤提前2~4天浇水。如已下雨,土壤耕层基本湿透,可省去该步骤。
1.2 旋耕
浇水后,当土壤相对湿度为65%左右时,进行旋耕。旋耕时充分碎土,清除田间土壤中的植物残根、秸秆和大的土块、石块等。旋耕深度达到30cm左右,并整细、耙平,如施用农家肥,将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提前施入。(旋耕后土壤湿度保持在60%左右,衡量标准为手握成团、松开落地即散为准)
2、施药作业
2.1准备好药剂、施药器械、塑料薄膜、防毒面具(针对氯化苦)等劳保用具,落实好施药人员以及覆膜人员;
一般推荐用量为25~35千克/亩,视当地具体情况而定;根据作物连作时间的长短和土传病害发生的轻重程度选择施药剂量,连作种植时间短,轻度发病的地块可推荐采用低剂量;连作时间长,重度发病的地块推荐采用高剂量。
2.2作业条件
氯化苦土壤消毒的适宜土壤深度是土表15cm以下,适宜温度为15~20℃。春、冬季施药,土壤温度至少在12℃以上,避免在极端气温(低于10℃或高于30℃)下操作,夏季尽量避开中午天气暴热时段施药。避免连雨天施药。
2.3注药
施药方式
2.3.1手动注药
将药剂注入地表下15~30cm深度的土壤中,注入点间距为30cm将药剂均匀注入土壤内,每孔用药量2~3ml,边注入边用脚将注药穴孔踩实,操作人员须逆风向行进操作。
2.3.2 机动注药
将药桶置于专用的施药机械上,该机械需配置具有相应马力的动力装置,如拖拉机 等,将施药机械与相适应的动力设备连接后,将药剂均匀地施用于处理区的土壤内,注射通常是每隔30cm注射药液2~3ml,注射深度通常是15~30cm。
2.3.3 胶囊施药
将氯化苦胶囊(每粒净含量约4.0g)通过条施或者穴施的方法埋入土壤中,并掩埋。
2.3 覆盖塑料薄膜
为了防止药剂挥发逃逸,施药后迅速覆盖塑料薄膜,覆盖周围用土压好进行密封。在塑料薄膜上面适当加压部分袋装、封好口的土壤或沙子(0.25-0.5kg),以防止刮风时将塑料薄膜刮起、刮破,发现塑料薄膜破损后需及时修补。塑料薄膜应采用0.03~0.04mm的原生膜,不得使用再生膜。
2.4 揭膜敞气
在夏季,通常覆膜时间为7~14天,温度较低时,覆膜时间需要适当延长。
具体覆膜时间可参照下表:
土壤15cm处温度(℃) | 密封时间(d) | 通气时间(d) |
>25 | 7~10 | 5~7 |
15~25 | 10~15 | 7~10 |
12~15 | 20~30 | 10~15 |
揭膜后翻耕土壤,使气体散掉,排气(参照上表通气时间),确认没有残余气体,通过安全性测试,方可定植。
以上说明,仅供学习和交流。
2.用于有机合成,制造染料、杀虫剂、杀真菌剂等。[1]